目录

课堂艺术

课堂纪律维持

在课堂纪律差讲不下去的情况下,可以试试停下来30秒,让空气突然安静。

课堂保持活跃,把握好度

要维持学生的兴趣,光枯燥的讲是没有用的,要学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课堂弄得活跃点。

但也会遇到一些学生过于活跃,比如回答问题时拖长腔、跟同桌小声议论。

这时候老师要注意可能是自己的威严没有树立起来,该讨论的时候讨论,不该讨论的时候绝对不能说小话。否则"杀鸡儆猴",注意要确保对孩子的影响可控,“杀鸡"不是目的,“儆猴"才是目的。

同时,有些"差生"可能失去信心,选择放弃自己,这时候要多关注一下这个学生这样行为的原因?家庭、学习成绩、心理原因,还是其他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

讲解注意思路和板书

讲题的时候,不能只注重思路,板书不注意,反思一下其实学生更需要板书把整个解题过程规范化,避免出现格式上的问题。

坦然接受自己不会的

课堂上老师知道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学生的问题是无限发散的,所以老师碰到不会的,不必纠结,坦然接受。但是要注意,对于应该知道而不清楚的,备课的时候要认真仔细全面,不可糊弄。

关于新课

上新课的时候例题要多讲解、讲透,不要图快,这就需要备课时多用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不要现在教师的位置觉得学生理解得很慢,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

致学生

与其说是教,不如说是分享,给学生分享知识,引起共鸣,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帮助成绩不理想的找到信心。

  1. 搞清楚为什么学习? 学习的动力是什么?为自己、为父母。我的答案是,为了自己在未来有选择的权利。没有标准答案,要找到自己的答案。

  2. 知识点不是孤立的,要建立联系,建立框架或者体系,形成网络。

  3. 根据记忆曲线,适时复习,“学习”、“知识”、“学识”、“温故而知新”…不光有学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复习。

  4. 心态要平和。知识就像一个圆,掌握的东西越多圆越大,接触到的新知识就越多,也就越觉得不懂得越多,有时候也就越容易迷茫,越谦卑,所谓"满瓶子不荡,半瓶子乱荡"就是这个意思。对于不懂的东西,要敢于突破,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这样才能进步得更快。敬畏知识。

  5. 目前班级排名其实意义不大,高考看的是全省排名,考的是知识的掌握程度。

  6. 费曼学习法,同学之间可以尝试一下。这是公认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7. 康奈尔笔记法值得借鉴,然后形成自己最有效的笔记风格。

  8. 要学会自我鼓励。为啥嗑瓜子不觉得累,学习会累,会失去兴趣、信心?那是因为不懂得自我鼓励,嗑瓜子嗑一个可以吃到一个瓜果,快的话还可以一秒一个。而学习不可能做到这么短时间见成效,尝不到甜头,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跟自己比,不是跟别人比。所以要学会自我鼓励,奖励自己来激发自己的潜力。

  9. “听懂了” 到 “学会了”,中间还有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下课、自习把讲过的题再做一遍,做对了才叫"学会了”。

  10. 别怕动脑子,别吝啬用脑。人脑的容量是无限的,虽然客观上是有限的,但是人脑有自我清除能力,所以无限。

  11. 学习金字塔。新课改向主动学习转变。

    学习类型 学习方式 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
    被动 听讲 5%
    被动 阅读 10%
    被动 视听 20%
    主动 演示 30%
    主动 讨论 50%
    主动 实践 75%
    主动 教授给他人 90%
  12. 经验之塔理论

    类型 经验类别
    语言符号 抽象的经验
    视觉符号 抽象的经验
    录音、广播、幻灯、照片 观察的经验
    电影、电视 观察的经验
    参观展览 观察的经验
    见习旅行 观察的经验
    观摩示范 观察的经验
    参与活动(演戏、表演) 做的经验
    设计经验(理解) 做的经验
    有目的的直接经验(做) 做的经验
  13. 自学要搞清楚3个点:难点、疑点、不懂点。

  14. 向外探索世界,乃至宇宙。向内认识自己,以及天性。

  15. 我教过很多学生,学习不好的往往是抓耳挠腮坐立不安一边坐在书桌前摊开书本一边讲话有时候还一边吃东西,他们的思维就很“复杂”,学习好的学生非常简单,就只有一事,坐下来,打开书本,开始学习。

  16. 上天给你一个聪明的脑袋,不是拿来给你浪费的。

  17. “你们想要这十块钱吗”

    什么是学习?大家坐在一样的教室里,一样的老师,我问你们想成绩好吗?有些人笑而不语,有些人举起了手端坐整齐,然而你们的竞争对手已经付出了实际行动,那么,最后谁能得到十块钱呢?

  18. 前期老师讲课比较细,保证了基础,数学120分就到手了;后期老师进行专项训练,按照试卷的分布来,这样能够直观地看到我的问题在哪里,重点突击容易失分的题型,让我摸清考试套路,做起题来还不是得心应手。

  19. 考试分为选拔测试、诊断测试。只有中考、高考是选拔测试。平常考的都是诊断测试,考100分的同学其实没必要参加,因为没有诊断出来任何问题,考59分的同学参加的意义就大了,发现了41分的问题。也就是说,以后你参加工作后,你的上级、老板不会在乎你这次考试是95分还是59分,他们在乎的是通过这次考试,你的能力有没有提升,你有没有成长!